時間:2019年5月28日
地點:杉杉通?在線直播廳
嘉賓:利維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CEO孫曉東
對話主題:
新能源后補貼時代如何應對挑戰
杉杉:今天,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利維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CEO孫曉東坐客《產業直播廳》,我們歡迎孫總的到來!
孫曉東:謝謝!
杉杉:首先請孫總給我們介紹一下利維能 10GWh 動力電池項目及進展情況。
孫曉東:5月23日,安徽利維能一期的第一個2.5GWh電芯工廠投產,剩余2.5GWh將于今年啟動,2020年投產。二期廠房建設也已經啟動,5-7GWh電芯工廠將在2021年底前投產;配套的Pack產能也在寧波和滁州同步建設。
杉杉:項目建設完成后能達到什么效果?
孫曉東:項目一期滿產,業務規模超過50億元,二期滿產后的業務額過100億,居于二線電池企業領軍位置。
杉杉:今年3月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出臺,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,2020年將完全退出。政策紅利正在消失,利維能全力推動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投產的考量是什么?
孫曉東:電池項目的推動,基于兩個基本判斷。首先,從2013年起,中國政府持續的高額補貼,已經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范圍內推向不可退轉的地位。盡管隨著補貼終止,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有波動,但最晚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會比傳統內燃機汽車更有競爭力。
另外,和光伏產業類似,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,促使鋰電行業技術趨于成熟、設備投資和制造成本快速下降,后進者緊盯后補貼市場,會有明顯成本優勢。
從行業趨勢來看,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蛋糕越做越大,電芯企業、整車企業憑借資金優勢,都在向PACK環節延伸,獨立的第三方PACK企業生存空間愈加艱難。利維能在PACK領域有著很深的積累,對電芯篩選、應用、外特性,包括電芯的品質、安全性都有很深刻的認識和理解,所以我們希望跟電芯環節打通,把我們在PACK領域數十年積累的經驗、技術,還有我們對產業鏈的理解融合進電芯生產過程中去。
杉杉:近年來,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、格局瞬息萬變。對于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提出的“利維能要在6年時間內,把動力電池產能擴增至50GWh”要求,利維能如何快速做出規模?
孫曉東:利維能動力電池項目從現在的2.5GWh量產,到2021年10GWh產能正式形成,當下首要的是利用好供應鏈、資本、技術及市場定位的優勢,盡快將產能提升上來,爭取用兩年的時間盡快將產能從2.5GWh提升到10GWh。2.5GWh到10GWh的過程或許要更艱難一些,而之后市場將更為明朗,再加上我們技術積累、對客戶的深入理解以及資本助力,從10GWh到50GWh也許不需要4年的時間。
杉杉:利維能在供應鏈、資本、技術及市場定位優勢是指哪些?
孫曉東:在供應鏈方面,鋰電池材料的正極、負極、電解液和隔膜,對電芯的性能和成本有著決定作用。利維能股東杉杉股份,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材料綜合供應商,正極、負極、電解液三大材料綜合產量位居全球前列,且在鋰電材料技術研發上也走在前列,在鋰電材料技術和成本優勢上,為利維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。
在資本和市場方面,我們的另一大股東紅杉資本,在客戶和新能源創新技術方面有廣泛的資源,能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優勢協同融合,為我們提供快速成長的機會。
當然,利維能如果想在行業內有一定的競爭力,僅依靠大樹不行的。從長遠來看,一個企業在產業鏈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更為重要。利維能自身有多年的PACK和應用系統技術和市場積累,電芯投產前就在新能源乘用車、自行車、叉車領域積累了完整的客戶群。
我們的PACK團隊經歷過完整的市場考驗,從2015年寧波利維能成立之日起,就開始組建電芯研發和管理團隊,2018年滁州電芯基地啟動后,先后吸引了國內外知名電池企業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,和清華大學、上海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深入的產學研合作,啟動固態電池等下一代電化學體系研究。
我們的BMS(電池管理系統)團隊更是有著十幾年的研發歷史,對電芯、PACK、BMS等整個系統有著很深的理解。拿近期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來看,動力電池安全是個系統性的工程,電芯企業往往缺少在PACK、熱管理、充放電、BMS方面的經驗和技術積累,這樣就很難把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,可能出現什么樣潛在的問題。而這一點,卻是我們的獨特優勢。
杉杉:結合國家目前相關政策和市場環境,您對電動汽車市場及動力電池的未來發展,有何分析判斷?利維能在這樣的市場中,發展目標是什么?
孫曉東:我認為,隨著補貼快速下降和停止,新能源汽車在兩個市場區間會繼續快速發展:一個是高使用率—— 網約出租車、公交車、高日均里程的物流車及連續運營的場地車(碼頭、礦山等),由于電費遠遠低于油費,只要使用率足夠高,電池成本即可快速折算到里程成本中;還有一個就是低能耗交通工具—— 電動自行車、三輪車、低速電動車等,由于驅動功率小、續航里程要求低,電池和整車成本低,在中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擁有廣泛的市場。另外,隨著新能源汽車鋰電需求量的快速提高,電池及系統的成本大幅度下降,在電力儲能市場鋰電性價比將越過拐點,將在未來幾年出現高速增長。
利維能將針對上述市場分別定制專門的電芯和系統,從設計開始為終端客戶提供高性價比鋰電產品。
杉杉:能否具體介紹一下利維能面臨上述市場環境變化,將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,在經營策略上將如何布局?
孫曉東:我們的軟包三元電芯面向高里程新能源汽車市場,軟包和圓柱磷酸鐵鋰電芯分別面向電力儲能和輕型電動車市場(電動自行車、三輪車、低速車)。同時,聯合國內外資源,我們也會跟蹤并研發固態電池等新電化學技術體系,抓住機會盡快轉型。
在經營策略上,面向新能源汽車市場,我們首先要在二線車廠站穩腳跟,同時追蹤一線和國際車廠,快速提升技術水準和客戶層級,成為二線鋰電企業領軍者;面向輕型電動車市場,我們的產品突出低成本、高安全性的特點,整合充換電系統,為終端用戶提供體驗良好、安全可靠、高性價比的傻瓜型能源供給方案,成為輕型電動車市場的領導者。
杉杉:非常感謝孫總今天的分享和答疑!希望利維能在孫總的帶領下,實現新的跨越。
孫曉東:謝謝,感謝大家對利維能的關注。利維能將始終堅持“秉持純真、鎖定目標、精益進取”的信念,肩負著“專注電池及系統解決方案,驅動新能源走進千家萬戶;EVPS Power the World”使命前行!